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图片名

全国服务热线:17767761861 15943048260

我国雷暴日分布的特点

分类:防雷防静电知识 发布时间:2020-06-18 697次浏览

我国将进入夏季,随之而来的是高发的雷雨天气,防雷安全成为重要的安全管理工作,宜提...

我国将进入夏季,随之而来的是高发的雷雨天气,防雷安全成为重要的安全管理工作,宜提前做好浪涌保护器、防雷器、接地装置防雷检测及防静电检测。为了因地制宜地做好防雷工作,钧和电子今日为您分享我国雷电分布的特点。

一、雷电的成因及危害

雷电是由积雨云引起闪电雷鸣的现象,积雨云中的小水滴和冰晶相互之间高度碰撞使云体带上电荷,当不同云体之间和云体和地面之间的正负电荷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放电现象。雷电可分为云闪和地闪,云闪可发生在两个云层之间、单一云层内部以及云层和周围空气之间。地闪则是发生在云层和地面之间,实际上,只有20%的闪电会击中地面。

闪电时会产生巨大热量(大约30000℃),这些热量传导到周围空气中,使得空气突然膨胀,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损伤等。全球每年因雷电带来的损失非常大。

二、表征雷电天气的雷暴日

雷暴日是表征雷电天气的主要参数,世界气象组织将一个观测站听到雷声的观测日叫做雷暴日。

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强雷区等四个级别:

1.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5d及以下的地区;

2.中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5d,不超过40d的地区;

3.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d,不超过90d的地区;

4.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90d的地区。

三、我国雷电分布的特点

1.雷暴的地域分布情况

据统计,1961-2016年我国年平均雷暴日数可以看到,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40天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北部、西藏中部、四川西部以及沿长江以南地区,云南南部、广东南部以及海南北部年均雷暴高达90天以上。在西双版纳的勐腊市年均雷暴日数高达108天,每3~4天就会光顾一次。

西藏大部分地区、重庆、甘肃北部、山西、河北、黑龙江西北部、浙江沿海等地区的雷暴日数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新疆西北部、四川西部和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等均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广大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腹地,水汽少,对流活动弱,较少形成雷暴事件,因此,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趋势也相对不明显。

2.雷电的季节分布

我国雷电天气主要发生在4-9月份,7月达到峰值,11月至次年2月全国几乎无雷暴出现。统计发现,6月至8月也是我国雷电灾害的高发期,此时雷电造成的伤亡人数占全年的65%,全年近三分之一的雷灾伤亡出现在7月份。